银雀娱乐平台注册

为什么说《士兵突击》之后再无军旅片?

《士兵突击》自播出近二十年来,始终是观众们心中的经典,反复欣赏。然而,这些年间,随着“军旅题材爆款”的翻拍与失利,似乎总在一个循环中徘徊。仔细一想,军旅剧的困境正是《士兵突击》早已避免的深坑。

一、人物塑造:从“兵王”到“兵王八”

如今的军旅剧总是喜欢塑造“天降紫微星”的主角:新兵入伍便能轻松击败教官、演习中如同超人一样撕裂坦克、在战火硝烟中浪漫谈恋爱。可对比一下许三多,这个来自乡村的孩子第一次接触枪械时,根本没有人觉得他优秀;班长史今为他解决问题的场景,真正体现了“新兵蛋子”的真实滋味。而在《士兵突击》中,最动人的时刻却是成才被老A淘汰后,趴在草原上用没有子弹的枪静静指向远方。没有金手指的生活,才是真实的军旅人生。

二、剧本逻辑:平衡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展开剩余65%

现今的编剧们把“不抛弃不放弃”当作口号,却忘记了钢七连解散时,全连战士在雨中齐声高唱军歌所带来的震撼。当许三多孤独地守着空荡荡的营房时,观众能感受到军人对集体的信仰;而当伍六一瘸着腿退出老A选拔,并嘶吼着“别让我再欠你”时,我们看到了个人尊严与战友情之间的冲突。相比新剧,大部分作品要么将军队描绘成霸气总裁的训练营;要么将“空投99A坦克支援爱情”变成离谱的魔幻剧情,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三、制作态度:军装不仅是戏服

在《士兵突击》开拍前,王宝强曾在军队里体验了三个月的养猪生活;张译则是为了角色站军姿站到静脉曲张。这种几近自虐的沉浸式体验使得片中连简单的擦枪动作都渗透着火药味。然而现在的剧组呢?流量明星扮演特种兵时却带着耳钉,女兵的睫毛膏几乎能刺穿防弹衣。更加讽刺的是,过去剧中送别老马时群演的整齐划一备受军迷赞誉;而现在一些剧中,退伍仪式上竟有人穿着不同季节的混搭军装。只有用心,才能注意到细节;没有用心,凭什么能拍出一部好剧?

四、时代滤镜:纯粹性的逐渐消逝

2006年的许三多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身上带着农耕文化最后的朴实;可到2025年,假如编剧再写“许三多”,极有可能被弹幕骂作“绿茶装傻”。在短视频将观众的耐心切割成三秒碎片,观众通过“磕CP”成为观看剧集的新需求的时候,《士兵突击》中那种没有女主的男性情谊、没有戏剧性反转的成长线路,反而成为了无法复制的珍品。就像剧中草原五班的荒原,如今再难以孕育那样纯粹的故事——资本追求甜蜜宠爱,平台需求流量,只剩下观众在弹幕中不由自主地刷“怀念许木木”。

我们缅怀那群高喊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人,因为他们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或许《士兵突击》的无可替代,正是因为它在军旅剧尚能保持“不商业”的时代孕育而生。而更重要的是,现在许多人并不是忘却了什么,而是将那些珍贵的东西都收回心底,而《士兵突击》中的那群人却将大家心中埋藏的情感唤醒了。

发布于:山东省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